一群师生 | 华东师大抗战记忆:他最早将“南京大屠杀”写进历史教科书
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包括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。其中,大夏大学于1924年创办,扎根上海办学,校政日隆、校誉日起;光华大学于1925年创办于上海,由声援五卅运动、毅然脱离圣约翰大学的有志师生合力建成,延揽胡适、徐志摩、钱基博、吕思勉、廖世承、潘光旦等众多知名学者前来
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包括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。其中,大夏大学于1924年创办,扎根上海办学,校政日隆、校誉日起;光华大学于1925年创办于上海,由声援五卅运动、毅然脱离圣约翰大学的有志师生合力建成,延揽胡适、徐志摩、钱基博、吕思勉、廖世承、潘光旦等众多知名学者前来
在全民族抗战的烽火岁月中,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大夏大学与光华大学,始终秉持“教育救国”的崇高信念。从大夏大学“三苦”精神到光华大学“学术救国”理念的弦歌不辍,随着相关研究不断深入,这些浸润着家国情怀的厚重历史,也成为新时代华东师大传承精神薪火、践行育人使命的深厚